摘要:财政收入从2012年的11.73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0.37万亿元,支出规模从2012年的12.6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6.06万亿元,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。 ...
据介绍,该标准是指导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、通用性标准,规范了区块链系统的功能架构、核心要素等,为产业界统一对区块链概念的认识、建设完善区块链系统、选择使用区块链服务提供参考指引,目前已在上百家区块链企业中得到应用
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可靠性理念得到进一步拓展,需要从安全、经济、生态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虑,是产品全生命周期、全链条的可靠性。近日,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》,提出两步走目标,推动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。
经过多年探索发展,我国制造业可靠性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总体而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,产业基础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发挥行业基础优势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,可以为其他行业树立典型示范,带动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提升。意见提出,到2025年,建设3个及以上可靠性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,形成100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,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;到2030年,10类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培育一批可靠性公共服务机构和可靠性专业人才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可靠性理念得到进一步拓展,需要从安全、经济、生态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虑,是产品全生命周期、全链条的可靠性。通过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、核心基础元器件可靠性,促进相关行业产品可靠性提升,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。
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,是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。经过多年探索发展,我国制造业可靠性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总体而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,产业基础存在诸多短板弱项。二是物流智能化升级推进,助力企业提质增效。
线上线下物流需求实现融合,电商物流、即时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,1-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.8%,比1-4月份加快1.4个百分点。重点调查数据显示,1-5月份,重点企业物流业务收入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.5%、9%,年内均保持较快的恢复性增长,收入利润率比1-4月提高0.3个百分点。加之6月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》,着力完善现代物流体系、物流多项税费减免延期、运输结构调整等领域,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、针对性将进一步增强,物流运行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。1-5月份,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1.9%,增速比1-4月提高0.6个百分点。
今年以来,物流企业经营情况总体稳定,收入、利润等经营指标进入稳步恢复期。综合来看,当前物流运行仍面临一定压力,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,各行业、细分领域供需失衡的局面有所加剧,小微物流企业物流收费价格持续走低,经营困难依然较多,收入、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虽有改善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,行业竞争压力普遍增大,物流服务转型与产业融合协同尚处磨合期,产业升级、企业调整转型尚需时日。
从年内走势来看,物流需求经历了快速回升-企稳回调两个阶段,但累计增速仍保持稳步恢复态势,比1-4月小幅提高0.1个百分点。今年以来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持续大幅增长,农村物流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(5月份,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5.1点)。1-5月以来,多部门出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,上海、广东、湖北多地出台实施细则,进一步强化对交通运输企业、中小物流企业的金融支持,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。从行业景气水平看,物流供需两端有所放缓,业务量指数环比回落2.3个百分点。
从不同货类情况看,大宗商品方面,原油、成品油、煤及褐煤进口物流量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6.2%、78.8%、89.6%,增速均有所提升。仓储方面,中国仓储指数中的收费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运行在50%以下的收缩区间,5月份为48.4%,环比下降0.7个百分点。1-5月份,物流业总收入5.2万亿元,同比增长6.9%。从主要特点来看:一是物流企业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,盈利水平有所恢复。
1-5月份,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.6%,增速与1-4月份基本持平。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,工业品物流需求保持平稳增长,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较为稳定,保持在七成左右;民生消费及再生资源领域实现较快增长(增速均超过10%)且增速有所加快,引领作用突出。
分行业看,制造领域物流总额增速有所加快,采矿等基础能源领域则持续回落。综合来看,当前社会物流总额仍未恢复至常态化增长水平,同时各领域间结构性分化也较为明显,恢复基础尚待进一步巩固。
1-5月份,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0.9%,增速比1-4月提高1.9个百分点。从年内走势看,1-3月、1-4月、1-5月份累计同比分别增长3.0%、3.6%、3.6%,工业品物流总体呈持续恢复态势,对社会物流总额贡献稳定。5月末重点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减少4天;1-5月份重点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5.0元,成本水平比1-4月小幅回落。从重点调查数据来看,成效正逐步显现:重点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加快,经营成本控制相对有效。无人、智能物流设备较大幅度提升了物流配送的触达范围和配送效率,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线路规划设计有效解决运输安全及道路拥堵问题。也要看到,今年以来宏观与物流政策协同发力,减税、降成本、助企纾困效果不断显现,在提振物流需求的同时改善物流企业营商环境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5月份,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,但市场需求回升进入调整期,部分产业生产活动增速有所放缓,受此影响物流需求增长环比有所回落。二是仓储物流业务稳定运行,助力产业周转效率提升。
二是助力企业拓宽服务场景。从电商物流指数来看,5月份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为120.4点,比上月提高1.5个点,年内多月连续回升。
5月当月增长4.8%,环比回落1.5个百分点。当月增长14.1%,增速大幅提高4.7个百分点。
工业品物流增速稳中趋缓。快递物流、仓储园区等领域头部企业积极运用先进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,大幅提升企业运营效率。从当月来看,5月份增长3.5%,环比回落2.1个百分点,显示工业品物流需求恢复尚存波动,短期仍面临增长动力不强、需求不足等问题。显示重点企业盈利水平正逐步恢复至相对正常水平。
一、物流需求持续释放,社会物流总额延续恢复态势1-5月份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29.9万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5%。从环比来看,5月当月恢复力度有所减弱。
5月份,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1003.14点,环比回落8.6%;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984.40点,环比回落2.2%。新订单降至荣枯线以下的49.7%,物流市场需求仍显不足,部分细分领域物流服务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,行业竞争更趋激烈。
在月初假期、月末电商促销等因素带动下,电商物流与快递联动发展,快递行业景气升至69%高位水平,日均快递业务量升至3.5亿件左右,5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109.9亿件,同比增长18.9%。公路方面,供需未见明显改善,价格水平持续回落。
其中,在国内政策及出口双重带动下,汽车制造物流总额增速虽较上月有所回落,但依旧保持20%以上较高的增长水平。无人配送技术为农村配送、即时零售等新场景提供了有力支撑仓储方面,中国仓储指数中的收费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运行在50%以下的收缩区间,5月份为48.4%,环比下降0.7个百分点。三、物流供大于求局面持续,物流服务价格低位趋缓5月份,物流服务价格未见明显改善,多领域物流价格持续回调,运输、仓储物流收费价格均处低位运行。
线上线下物流需求实现融合,电商物流、即时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,1-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.8%,比1-4月份加快1.4个百分点。今年以来,多领域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,物流创新发展动能同步加强,有力促进产业升级发展。
1-5月以来,多部门出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,上海、广东、湖北多地出台实施细则,进一步强化对交通运输企业、中小物流企业的金融支持,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。从当月来看,5月份增长3.5%,环比回落2.1个百分点,显示工业品物流需求恢复尚存波动,短期仍面临增长动力不强、需求不足等问题。
从重点调查数据来看,成效正逐步显现:重点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加快,经营成本控制相对有效。重点调查数据显示,1-5月份,重点企业物流业务收入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.5%、9%,年内均保持较快的恢复性增长,收入利润率比1-4月提高0.3个百分点。